公司動態

6月11日上午,我司特邀省林業局碳匯專班負責人、安徽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專家李錚開展“雙碳”目標與林草碳匯專題培訓,系統講解了有關基礎知識、專業理論以及宏觀政策等。

碳元素不用多說,包括人類在內地球生物都是以碳和水為基礎。碳儲存在各圈層中,在無人為因素干擾下呈各自獨立又相互影響的相對穩定平衡狀態。
由于人類活動,導致碳庫存儲失衡,顯著特征就是氣候變化,全球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性生態問題,科學問題,需要國際社會和全球各國共同努力去面對解決,決心為當代和后代保護氣候系統。

一、我國的“雙碳目標”
在了解我國“雙碳目標”之前,首先我們要了解“雙碳”概念,即“碳達峰”和“碳中和”。
? 碳達峰 Emission peak
指一個經濟體(地區)二氧化碳的年排放值,而碳排放達峰就是碳排放量在某個時間點達到峰值,碳達峰核心是碳排放增速持續降低直至負增長。
?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ity
指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,通過植樹造林、節能減排等形式,以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,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,碳中和的核心是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大幅降低。
? 我國“雙碳目標”
2020年9月22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提出“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,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峰值,努力爭取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〞。
中國從達峰到碳中和過渡期只有30年時間,而對發達國家而言,一般至少需要60至70年時間,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。

二、什么是林草碳匯?

植物生長能夠持續穩定地吸收二氧化碳,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中大的碳儲庫,既是二氧化碳的“碳儲器”,也是經濟有效的吸收器。
林業碳匯即通過植樹造林增加對于二氧化碳的吸收,以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。林業碳匯是應對氣候變化、積累碳匯為主要目的的林業活動,指通過森林保護、濕地管理、荒漠化治理、造林和更新造林、森林經營管理、采伐林產品管理等林業經營管理活動,穩定和增加碳匯量的過程、活動或機制。
與普通的造林相比,碳匯造林突出森林的碳匯功能,具有碳匯計量與監測等特殊技術要求,強調森林的多重效益。

科學研究表明:森林具有巨大的吸收二氧化碳功能,林木每生長1立方米蓄積量,大約吸收1.83噸二氧化碳,釋放1.62噸氧氣,一棵樹一年大約吸收4-18公斤二氧化碳。
因此,在全球實現碳中和的主要碳匯技術中,林草碳匯是目前能夠人工實現的經濟、有效的碳匯方式。實現“雙碳”目標,須使林草業成為發揮碳匯功能的主力軍。

三、碳交易指的是什么?

因此,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的增長就意味著森林碳匯的增長,特定條件下的林業營造林項目碳匯是可以進行交易的。
交易的林業碳匯基本局限于人工林、喬木林,不是全部的林業碳匯。但是碳中和的林業碳匯不僅僅是交易部分,包括林木碳匯,天然林和人工林都是。
森林碳匯的測算方法主要分為三大類:基于生物量換算(樣地實測法NPP、材積源生物量法BEF)、碳通量測算(凈生態系統碳交換法NEP)、遙感測算(遙感判讀法)。
林業碳匯目前主要項目類型:
CCER林業碳匯項目:CCER指國內的核證自愿減排量,可以用來抵償國內碳交易市場配額。在履約過程中,企業如果超出了國家給的碳配額,就需要購買其他企業的,隨即形成了碳交易。但也可以通過采用新能源等方式自愿減排,這種自愿減排量經過國家認證之后,就可以稱為CCER。
VCS林業碳匯項目:VCS是世界上使用廣泛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項目。主要分為三類,分別是造林、再造林和植被恢復(ARR)項目、森林經營管理(IFM)項目、森林伐轉保減排(REDD)項目。VCS項目在注冊VCS計劃前都必須完成嚴格的開發和評估過程。
CDM林業碳匯項目:《京都議定書》第12條確立了清潔發展機制(CDM),CDM林業碳匯項目在中國、印度、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廣泛開展。但是,由于CDM林業碳匯項目要求在國際間展開合作,審查較為嚴格,開發周期很長;在實踐中因受土地合格性、交易程序復雜等因素限制,真正開發成功的項目也并不多。
除了碳交易外,征收碳稅也可成為實現“雙碳”目標的重要手段,即對化石燃料相關稅種改造和直接對二氧化碳排放征稅,碳稅和碳交易并行有利于揚長避短,促進減排目標的實現。

四、開展整縣域林業碳匯項目的意義
1、開展整縣域林業碳匯項目實施很有必要,是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的有效模式,拓寬產業效益,實現林業生態效益市場化的新途徑。
2、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,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,完善森林碳匯等市場化補償制度有助于鄉村振興發展,促進林業碳匯產業的發展。
3、助力碳中和,是發展林業循環經濟,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,助力實現我國“雙碳”目標。
4、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。
注意事項:
在國際國內提倡低碳環保、節能減排下,林業碳匯項目處于當下熱點,交易市場魚龍混雜。首先要深入了解碳匯項目相關知識、政策等,保持頭腦警醒,請勿隨意進行碳匯交易,避免落入“一碳多賣”、“碳匯騙局”、虛擬交易、霸王條款等陷阱!

節能減碳給我國帶來許多挑戰和壓力,同時也存在著發展的機遇,我國森林覆蓋率潛力可達到28%到29%,還有5000多萬公頃土地可以用來擴大森林面積,是世界上成為綠色能源大國的國家之一。
森林作為一個有效固碳的生態系統,其生態價值也需要市場平臺來實現其經濟價值。進一步加大碳市場的發展,能夠更有效實現森林生態價值,對其生態服務功能進行有效價值補償,形成良性發展循環,實現林業經濟價值和環境價值“雙贏”。